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 首页
  • 制度建设
  • 年度报告
  • 目录清单
    1. 学校基本信息
    2. 招生考试
    3. 财务、资产及收费
    4. 人事师资
    5. 教学质量
    6. 学生管理服务
    7. 学风建设
    8. 学位、学科
    9. 对外交流与合作
    10. 其他
  • 申请公开
  • 首页
  • 制度建设
  • 年度报告
  • 目录清单
    • 返回
    • 学校基本信息
      • 返回
      • 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
      • 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 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招生考试
      • 返回
      • 本科生招生
        • 返回
        • 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 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 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 研究生招生
        • 返回
        • 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 财务、资产及收费
      • 返回
      •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 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 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
      • 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 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 人事师资
      • 返回
      • 校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
      • 校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 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
      • 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
      • 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 教学质量
      • 返回
      •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 开课情况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其他
    • 学生管理服务
      • 返回
      • 学籍管理办法
      • 学生奖励与资助
      • 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 学生申诉办法
    • 学风建设
      • 返回
      • 学风建设机构
      • 学术规范制度
      •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学位、学科
      • 返回
      • 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 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
      • 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
      • 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 其他
    • 对外交流与合作
      • 返回
      •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 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 其他
      • 返回
      • 巡视组反馈意见
      • 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 申请公开

目录清单

    • 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
    • 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 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 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 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 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 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 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
    • 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 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 校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
    • 校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 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
    • 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
    • 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 开课情况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其他
    • 学籍管理办法
    • 学生奖励与资助
    • 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 学生申诉办法
    • 学风建设机构
    • 学术规范制度
    •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 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
    • 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
    • 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 其他
    •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 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 巡视组反馈意见
    • 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目录清单  -  教学质量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0-2021年度)

作者:    时间:2021-10-30    浏览: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2020-2021学年度)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发展,将艺术教育工程纳入“双一流”建设子项目任务,有力推动了艺术教育快速优质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建设,在艺术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以专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艺术学院,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一、 艺术课程建设

(一)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及建设

艺术课程教学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均纳入学分管理的基础上,学校从2014级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开始明确,每个本科生至少要选修1门艺术类选修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我校开设的文学与艺术类选修课程包括:一、作品赏析类,如《中国古典音乐名著赏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中外园林艺术赏析》《西洋歌剧名作欣赏》《名歌名曲与乐理》《动画音乐欣赏》《钢琴音乐赏析与演奏》等;二、艺术史论类,如《建筑史概论》《西方音乐史》《西欧音乐文化解读》《影视美学理论基础》《美学原理与艺术概论》等;三、艺术实践类,如《钢笔绘画》《合唱艺术》《舞蹈艺术》《大学音乐——读谱》《钢琴初级班》《钢琴提高班》《钢琴与音乐素养培养》等,以及慕课《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这些课程,涉及音乐、舞蹈、绘画、语言等艺术门类,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其提高人文素养。本学年度艺术学院开设公选课32门,共计49个课堂,教学课时共计1568课时,课堂选课学生3884人;短期艺术实践课程12门,共计896学时,选课人数576人次。

一直以来,学校教务处及相关单位通过加大激励措施和严格管理来促进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年度,艺术学院成立了学院督导组,邀请多位专家进课堂听课并指导学院开展课程建设;学校也加大了教学督导组对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检查力度,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培养

为提高学校的艺术活动水平,我校于1999年开始招收艺术特长生。学校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由艺术学院负责艺术培养和教育管理。本学年度有特长生58人,分为交响乐、民乐、键盘、戏剧、舞蹈、合唱6支团队进行教学和管理,另有百余名兴趣生参加学习。

根据学校的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学籍管理办法,特长生获得的艺术特长学分最多可替代30学分的培养计划学分。其中,特长生修读艺术训练系列课程,每学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演出实践后获得相应学分。该系列课程包括:《交响乐合奏训练与表演》、《中国管弦乐队合奏训练与表演》、《声乐演唱与表演》《合唱训练与表演》、《舞蹈训练、创编与表演》、《键盘音乐训练与表演》、《演员舞台基本功训练》(包含艺术团特长生及普通院系学生)。高水平艺术团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湖北赛区选拔取得历史性最好成绩,报送的10个作品全部获得一等奖,其中5个作品获优秀创作奖,最终3个作品被选送到教育部,2个作品代表湖北省参加2021年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均获一等奖。

为把高水平艺术团建成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艺术学院逐步规范管理制度,着力营造一个既能发挥高水平艺术团在学校推进艺术教育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又能促使特长生不断主动成长的氛围。

二、 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艺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人,学历学位情况为博士2人,硕士11人,本科5人;专业方向为音乐学3人,音乐表演11人,舞蹈3人,影视1人。同时拟聘请国内外八位一流音乐家: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民族乐团前副团长王次恒;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大南,中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绍武,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雯,小号教授陈光,圆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满燚;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青年指挥家范妮;北京大学合唱团艺术指导、青年指挥家、钢琴演奏家田光浩,助力艺术学院建设发展。

三、 艺术教育管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于2021年3月25日,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美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分管工会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秘书长由艺术学院书记、院长担任,委员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院系主要负责人担任。美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艺术学院。形成校领导负责、部门分工、全员协同参与的美育责任体系,更好的发挥美育化人、美育育人的功能和作用,推进“一生一艺”计划落实。

艺术学院负责大力推进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统筹,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美育水平,主动探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的多种途径。艺术教育中心设立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和高水平艺术团三个内设机构,以更好的落实推进工作。

各职能部门及相关院系主动配合,统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发展。教务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艺术类选修课程进行建设和管理,在保证艺术课程在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让师生认同美、欣赏美、践行美的氛围。

四、 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每年我校安排有专门的预算经费用于艺术教育。在确保满足艺术教育发展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学校逐年增加预算经费,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扩大艺术教育的普及面和受益面。

我校配备有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训练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器材,包括:音乐楼(西八楼1105平方米)和6间音乐教室(东十二附楼F302,东九楼C502、C503,西十二S511,西五楼410,东五楼111)。学校还充分发挥光谷体育馆、韵苑体育馆、新光电报告厅、各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等场馆设施的功能,以满足校内大中型艺术活动需求。同时,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作为艺术学院建设资金,用于改造西八楼音乐楼及国家光电研究中心C118报告厅、购置教学设备等方面,更好地满足艺术教学需要。2020-2021年度,艺术学院完成对西八教学楼、国家光电研究中心C118报告厅以及光谷体育馆舞蹈排练厅办学条件改造,新购置立式钢琴16台、三角钢琴1台、小军鼓2个、4把低音提琴、1把大提琴及相关配件。

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同意“音乐厅”建设项目立项。“音乐厅”建设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五、 课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提升与展示才艺的广阔舞台。逐渐推进艺术教育“三百计划”,即100个场精品艺术演出、100个综合美育课堂、100次艺术审美体验,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打造“艺术华中大”的影响力。艺术实践活动采取622架构,其中60场艺术展演、20场知识普及和20场艺术实践行,通过艺术与科学、美育名师大讲堂、森林艺术节、喻园戏曲节、同歌同行毕业演出季、新年演出季等品牌活动,持续在校园时空中打造艺术华中大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创造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重点活动如下:

(一)美育名师携手助力华中大美育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工作。2020年9月,邀请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戴玉强教授来校举办华中大人文素质讲座之博雅艺术大讲堂——“戴”你歌唱音乐艺术沙龙;2021年3月,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王伟教授来校举办“中国古典舞身韵工作坊”;与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教育身体·关爱生命——中国舞蹈教育的新动态”舞蹈讲座。2021年4月,邀请世界知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碧霞、丁毅来校举办“华中大美育名师大讲堂——携手歌唱艺术沙龙”活动;策划多场顶尖艺术大师美育教育活动,惠及并滋养华中大的每一位师生。

(二)着力打造新生音乐课和音乐思政课品牌活动

2021年5月,开展“学党史铭初心,唱红歌颂百年”专题思政课,邀请国家一级指挥、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于海举办《我们的国歌》的主题报告,并聘请于海老师为艺术学院“美育名师”。通过课程让师生全面地认识到国歌的象征意义与影响力,国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象征。激发广大师生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爱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三)成功举办永远跟党走——华中科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爱党爱校主题展示活动

2021年6月,红旗招展、歌声激昂,“永远跟党走”华中科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示活动在韵苑体育馆举行。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在“六课时”视频与13个节目上逐一展示,带师生重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历史进程,指引师生面向“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唱响“2049畅想曲”。华中大栉风沐雨70载,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华中大人将永远跟党走,奋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用艺术的方式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四)高水平艺术团演出场场满座,好评如潮

2020年12月新年演出季与2021年6月同歌同行毕业演出季,在跨年与毕业生离校之际,分别由我院高水平艺术团6个团队带来系列艺术活动:交响音乐会、青春琴缘流行键盘音乐会、国风国韵中国器乐专场音乐会、合唱专场音乐会、毕业大戏专场、舞蹈短期艺术实践线上作品展示等,以建立常态化学生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师生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艺术实践活动。

(五)艺术与科学交融,启迪学生的想象

2021年9月,与物理学院合办第六期“听月”科学与艺术沙龙之“嫦娥揽月,逐梦星空——中国航天探月征程”。通过回顾中国航天探月征程,进一步感受科学逻辑与艺术情怀的交织,在音乐中聆听探月精神,向师生展示科学与艺术的美丽邂逅。从艺术与科学交融的角度,探索结合学科特色推进艺术教育的途径,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采用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让艺术离学生的成长更进一步。

(六)“喻见”系列快闪,处处有音乐瞬间

为了增添校园的艺术色彩,展现华中大校园新学期万象更新的风貌,每学期伊始举办系列艺术快闪活动,在古典与现代的浪漫艺术时空中让我校师生感受校园艺术氛围。活动分别在校主图书馆、国家光电研究中心、东九、东十二、西五、西十二教学楼进行了100余场快闪活动。参与表演团队包括华中科技大学键盘队、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以及钢琴公选课学生,表演曲目包括中国作品、浪漫派时期、巴洛克时期、印象主义、影视、流行、动漫、近现代等音乐作品,让校园空间处处有艺术瞬间,营造浓厚美育氛围。

(七)“艺心抗疫”向华中大英雄致敬

2020年12月,艺术学院师生用一台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在内的原创舞台表演,以真实的人物故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向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华中大英雄致敬;2021年10月,选取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大型原创抗疫话剧《逆行》,做为首场600人、包含10余个院系的大规模艺术实践行。该剧以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展示了面对灾难不服输的武汉力量和中国精神。实践行活动按照学校官网“院系设置”的排序,分批次实现华中大艺术实践行的院系全覆盖。

(八)走近央视,以青春之名绽放时代风采

艺术学院师生连续三年荣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奋斗正青春——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2021年5月,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学生作为高校青年学生代表参与央视《奔跑的青春》《青春》《书写青春华章》《英雄赞歌》《把未来点亮》《百年》等节目录制。在校团委的倾力支持下,艺术学院舞蹈团联动生命学院一百位学生,在校地标处进行节目《神奇中医》的外景录制。从外景“云录制”到无界限互动舞台,与众多青年演员和歌手同台演绎,共同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向上、憧憬未来、心怀感恩的精神风貌。


六、 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上,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导,着力体现向真、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塑造“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大学精神。


注:统计数据起止时间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上一篇: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1-2022年度)

下一篇: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2020学年度)

版权所有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  鄂ICP备0500332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