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 首页
  • 制度建设
  • 年度报告
  • 目录清单
    1. 学校基本信息
    2. 招生考试
    3. 财务、资产及收费
    4. 人事师资
    5. 教学质量
    6. 学生管理服务
    7. 学风建设
    8. 学位、学科
    9. 对外交流与合作
    10. 其他
  • 申请公开
  • 首页
  • 制度建设
  • 年度报告
  • 目录清单
    • 返回
    • 学校基本信息
      • 返回
      • 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
      • 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 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招生考试
      • 返回
      • 本科生招生
        • 返回
        • 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 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 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 研究生招生
        • 返回
        • 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 财务、资产及收费
      • 返回
      •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 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 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
      • 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 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 人事师资
      • 返回
      • 校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
      • 校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 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
      • 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
      • 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 教学质量
      • 返回
      •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 开课情况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其他
    • 学生管理服务
      • 返回
      • 学籍管理办法
      • 学生奖励与资助
      • 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 学生申诉办法
    • 学风建设
      • 返回
      • 学风建设机构
      • 学术规范制度
      •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学位、学科
      • 返回
      • 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 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
      • 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
      • 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 其他
    • 对外交流与合作
      • 返回
      •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 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 其他
      • 返回
      • 巡视组反馈意见
      • 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 申请公开

目录清单

    • 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
    • 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 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
    •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 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 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 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 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 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 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 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 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 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
    • 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 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 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 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 校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
    • 校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 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
    • 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
    • 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 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 开课情况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 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其他
    • 学籍管理办法
    • 学生奖励与资助
    • 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 学生申诉办法
    • 学风建设机构
    • 学术规范制度
    •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 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 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
    • 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
    • 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 其他
    • 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 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 巡视组反馈意见
    • 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目录清单  -  教学质量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2020学年度)

作者:    时间:2020-10-23    浏览: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2019-2020学年度)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发展,将艺术教育工程纳入“双一流”建设子项目任务,有力推动了艺术教育快速优质发展;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建设,在艺术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艺术学院,以专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制定美育工作实施细则,为加强美育教育绘制了蓝图。


一、 艺术课程建设









(一)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及建设

艺术课程教学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均纳入学分管理的基础上,学校从2014级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开始明确,每个本科生至少要选修1门艺术类选修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我校开设的文学与艺术类选修课程包括:一、作品赏析类,如《中国古典音乐名著赏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法律影视赏析》《西洋歌剧名作欣赏》《名歌名曲与乐理》《动画音乐欣赏》等;二、艺术史论类,如《建筑史概论》《西方音乐史》《西欧音乐文化解读》等;三、艺术实践类,如《朗诵艺术》《钢笔绘画》《合唱艺术》《舞蹈艺术》《大学音乐——读谱》《钢琴初级班》《钢琴提高班》等,以及慕课《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这些课程,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艺术门类,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其提高人文素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本学年度的教学计划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艺术学院仍坚持开设公选课18门,共计52个课堂,教学课时共计1664课时,课堂选课学生4764人;短期艺术实践课程13门,共计810学时,选课人数766人次。

一直以来,学校教务处及相关单位通过加大激励措施和严格管理来促进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年度,艺术学院邀请多位专家到校听课并指导中心开展课程建设;学校也加大了教学督导组对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检查力度,以确保教学质量。

(二)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培养

为提高学校的艺术活动水平,我校于1999年开始招收艺术特长生。学校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由艺术学院负责艺术培养和教育管理。本学年度有特长生87人,分为交响乐、民乐、键盘、戏剧、舞蹈、合唱6支团队进行教学和管理,另有百余名兴趣生参加学习。2019年高水平艺术团共招收学生12人。

根据学校的高水平艺术团特长生学籍管理办法,特长生获得的艺术特长学分最多可替代30学分的培养计划学分。其中,特长生修读艺术训练系列课程,每学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演出实践后获得相应学分。该系列课程包括:《交响乐合奏训练与表演》、《中国管弦乐队合奏训练与表演》、《声乐演唱与表演》《合唱训练与表演》、《舞蹈训练、创编与表演》、《键盘音乐训练与表演》、《演员舞台基本功训练》,共计832学时,课堂人数215人次(包含艺术团特长生及普通院系学生)。艺术学院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对艺术训练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特殊时期,艺术团的老师做好云端育人不断线,面向学生开展“研”之有悟,“留”程似锦——保研/留学经验分享会、“职”要用心,“就”有收获——就业分享校友专场等。发挥美育思政魅力,舞蹈团学生参与中央电视台五四特别节目“五月的鲜花”,用云录制的方式,与朱一龙等三位明星,共同表演由原创的战疫歌曲手势舞《武汉伢》;指导学生会精心策划“艺起战疫”系列推文共6篇,阅读量超过5500人次;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同上一堂党课”,策划“疫情当下,希望你甜”——艺术学院云主题党日后记推文,推荐学生干部参加五校青年战“疫“云宣讲,发表“青年有担当,中国力量”主题宣讲;戏剧团与清华话剧队云端携手,开展联合主题团日,以艺术力量发出青年之声,传递共克时艰的信心;学工组面向我校学子、高考生,撰写推文《爱是桥梁,艺起战役》、《音为相遇,艺起加油》、《青春战“疫”,与祖国同行》发布在我校微信公众号“学工在线”、“华中大招生办公室”,阅读量超过2000人次。

为把高水平艺术团建成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艺术学院逐步规范管理制度,着力营造一个既能发挥高水平艺术团在学校推进艺术教育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又能促使特长生不断主动成长的氛围。本学年度,艺术学院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高水平艺术团20名师生赴非洲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科摩罗进行《美丽中国》文艺巡演。


二、 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采用专兼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3人,学历学位情况为博士1人,硕士7人,本科5人;专业方向为音乐学3人,音乐表演7人(声乐2,器乐5),舞蹈2人,影视1人。同时本学年度学校聘请了中国音乐学院吴碧霞教授为我校美育名师,星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雷光耀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王伟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先生为我校兼职教授,学院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与壮大。


三、 艺术教育管理









在分管艺术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指导下,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艺术学院等部门主动配合,统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发展。

其中,艺术学院负责大力推进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统筹,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探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的多种途径。艺术教育中心设立公共艺术课程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和高水平艺术团三个内设机构,以更好的落实推荐工作。

教务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艺术类选修课程进行建设和管理,在保证艺术课程在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让师生认同美、欣赏美、践行美的氛围。


四、 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每年我校安排有专门的预算经费用于艺术教育。在确保满足艺术教育发展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学校逐年增加预算经费,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扩大艺术教育的普及面和受益面。

我校配备有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训练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器材,包括:音乐楼(西八楼1105平方米)和6间音乐教室(东十二附楼F302,东九楼C502、C503,西十二S511,西五楼410,东五楼111)。学校还充分发挥光谷体育馆、韵苑体育馆、新光电报告厅、各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等场馆设施的功能,以满足校内大中型艺术活动需求。同时,学校投入专项资金作为艺术学院建设资金,用于改造西八楼音乐楼、建设音乐智慧教室、购置教学设备等方面,更好地满足艺术教学需要。2019-2020年度,艺术学院新购置三角钢琴12台、打击乐器3件(定音鼓、马林巴、颤音琴)新建音乐智慧教室1间。

学校积极推进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同意“音乐厅”建设项目立项。“音乐厅”建设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五、 课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艺术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提升与展示才艺的广阔舞台。精心策划每年80场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打造“艺术华中大”的影响力。包括40场艺术展演,20场知识普及讲座及沙龙,20场艺术实践。部分重点活动如下:

(一) 着力打造新生音乐课和音乐思政课品牌活动

2019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迎新音乐课《永远的山丹丹》,在校园里唱响黄土地赞歌:9月7日,艺术学院邀请香港中乐团总监阎惠昌,携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在韵苑体育馆上演原创交响组曲《永远的山丹丹》。这是一部由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创作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为献礼“十九大”的精品项目,以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工作生活十三年为背景,以陕北腰鼓、唢呐、信天游、陕北说书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窑洞栖居、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的生活。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在场所有热爱音乐、热爱陕北原生态文化的师生为之倾倒、为之赞叹不已。

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舞蹈片段》:11月10日的韵苑体育馆,中央芭蕾舞团将一场绝美的芭蕾盛典带入校园。活动内容包括芭蕾知识讲解、课堂练习展示、观众互动、经典舞剧片段和芭蕾作品表演。展演在校内引起热烈反响,一千余人的场地满座。当天下午,中央芭蕾舞团排练部团长,还为我校舞蹈短期艺术实践课的学生带来了芭蕾舞工作坊,与学生零距离互动,手把手教学,将芭蕾艺术从云端带到华中大学子身边。

2019年音乐思政课,第十五届武汉市高校文化艺术节暨“区校融合、和谐洪山”经典剧目高校行原创歌剧《洪湖赤卫队》:11月30日,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带来的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在韵苑体育馆震撼上演。浓郁的湖北特色,与西方交响乐结合,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歌剧交响音乐。演员生动的表情与鲜活的对话,配以交响乐与合唱,向我们讲述着一场革命史诗。洪湖赤卫队故事植根于土地,深入生活,把握了创作源泉,处处显露出对那个伟大时代的尊重和歌颂。音乐与戏剧交织在一起,让师生充分领略到艺术的伟大,确保音乐思政教育能够入脑入心入课堂。

(二)成功举办“与祖国共奋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爱校主题展示活动,高水平艺术团参加演出

9月28日,艺术学院协助校宣传部,在韵苑体育馆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爱校主题展示活动。为了落实好此次活动,高水平艺术团各队伍都积极参与其中,学院还协调附中、附小、工会、体育学院、学生社团等部门,排练作品包括《同桌的你》《青春舞曲》《捧在手心的梦想》《青春跃起来》《筑梦》《祖国不会忘记》《梧桐树下的童年》《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节目。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表达爱国心声,他们用高亢嘹亮的歌声、优美曼妙的舞姿、激情澎湃的朗诵真挚地表达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幸福生活的喜悦和祖国繁荣昌盛的由衷自豪。

(三)2020新年演出季,高水平艺术团的这些演出场场满座,好评如潮

1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交响乐团在琴台音乐厅给全校师生以及市民带来一场音乐盛宴,音乐会邀请到哈佛大学助理指挥,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等业内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共同奏响2020年新篇章。此前,“国风国韵”新年音乐会,呈现中国器乐的独特魅力;“此致敬礼”戏剧结业汇报等节目;“COME TO SOME MUSIC”合唱交流音乐会;“键上人生”系列音乐会,上百人唯美演绎,音乐声一次次感染在场听众。

(四)艺术与科学交融,启迪学生的想象

与物理学院合办第五期“听月”科学与艺术沙龙之“细推物理须行乐—李政道的科艺情怀”。通过欣赏李政道先生的字画与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他们在情感、结构等不同角度有着巧妙的共通性,能帮助师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感受科学逻辑与艺术情怀的交织,向师生展示科学与艺术的美丽邂逅;与学院合作的“星空”科学与艺术的对望系列音乐会,启迪学生的想象力之旅。

(五)疫情期间“艺术教育不断线”      

自2月17日起,艺术学院每一天都以高质量的推送文稿在“华中大美育”公众号上开展线上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6大艺术领域,形成“艺术与科学”、“音乐想象”“读美学散步”3个版块,12个子栏目,直至10月20日,学院累计发布艺术教育推文达到300期。  

           

六、 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我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上,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导,着力体现向真、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塑造“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大学精神。


注:统计数据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上一篇: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20-2021年度)

下一篇: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9学年度)

版权所有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  鄂ICP备0500332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123号